端活動門票

端「GLO Travel」我們最幸福:什麼才是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
《我們最幸福: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大概是目前最廣為人知的北韓書藉,內容主要圍繞6位脫北者的故事,脫北後感到被國家背叛的強烈對比才是書本的重點所在,「我們最幸福!」成為最諷刺的一句話。 近日著名脫北者朴妍美訪港,被問到對於到北韓旅遊有什麼看法時,她認為「遊客參觀的地方,都是北韓政府想展示於人前的國度,而非真實一面」。到底,甚麼才是北韓人民的「真實一面」?是看到的一定不真實,還是真實的一定是看不到? 北韓的窒息環境 書中的主角之一宋熙鍚,是名曾對金日成信仰堅定不移的支持者,她的丈夫長博是在咸鏡北道的廣播公司工作,負責審查外來的新聞,故此經常聽到那些未經審查的資訊。長博比誰都清楚南韓的經濟比北韓好,而他一次因說漏了嘴,受到國家控制的人民班調查。 「宋太太始終搞不清是哪個鄰居告密。她的丈夫所說的話很快被呈報到人民班,而人民班又上報到公安部。這個名稱讓人覺得不祥的部門,其實就是北韓的政治警察,擁有廣大的線民網絡。根據脫北者的說法,每五十人至少就有一人是線民…」 這本書最大價值,便是細緻地形容了北韓人如何生活在到處都是線眼的高壓生活環境。 北韓人並非對外面世界一無所知 在書中提到北韓不少城市,特別是東北部的咸鏡北道,擁有很多大型的市場活動,例如:銀行信用卡的使用、市場買賣等,與一般人認知的「共產主義」很不同。 「清津市其實跟北韓其他城市一樣,都偏離了黨的路線。到了二零零五年,清津的水南市場已經成爲北韓最大的市場,擁有的商品種類遠超過平壤。在這裏,你可以買到鳳梨、奇異果、柳橙、香蕉、德國啤酒與俄國伏特加,甚至能買到盜版的好萊塢電影DVD,不過一般的小販不會公開販賣這些東西。上面印着人道援助的成袋白米與玉米公然在市場上販售。」 上述的市場活動在北韓發展已多年,到北韓旅遊時亦能看到。而我們在北韓時碰到的人並非對外面世界一無所知,我們熟悉的導遊也會看奧斯卡電影《優獸大都會》(Zootopia),同學對外國人的到訪亦不感到驚訝,在圖書館也會找到哈利波特的藏書。曾經,我們到訪祖國解放戰爭勝利紀念館時,女講解員追問團內的一位教授歷史科的老師,問她怎樣向學生教授韓戰的歷史,是否像她剛才講解的版本(即南韓發動戰爭)一樣講解給學生聽。如果那位講解員認為她所認知、所講的就是歷史的唯一版本,她不會有這樣的問題、亦不會如此追問老師是否按北韓的版本教授學生。 雖然外國的資訊仍然受到很大的限制,但隨著金正恩上台後,有限度的開放政策增加了與中國、俄羅斯等貿易往來,亦增加了北韓人觀看外面世界的機會。 對北韓人生活的零碎認知 說到底我們最關心的或許不是國際關係、政治制度等這些過於認真的事,而是活生生的人:到底北韓人是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因此我們都對一些描述脫北者的故事與他們的自傳等書藉最感興趣,認為是最真實對北韓人生活的描述。然而,矛盾的是,這或許令我們對北韓的認知止於一個主觀和零碎的片段中。 在朴妍美訪港前,網上曾流傳一條短片綜合了朴妍美在不同場合的演講,前言不對後語,例如她父親到底是被她親手埋葬還是火化等,出現不同細節的矛盾;而另一脫北者書籍《逃出十四號勞改營》的作者申東赫亦坦言書中的故事有不實、誇大的內容。同時,亦有媒體指出著名的脫北者一場的講座收入不菲,甚至說得流利英語也會收貴一點,懷疑他們都會將自身的故事「戲劇化」,從而增加知名度及收入。 不論如何,脫北者的親身經歷雖具參考價值,他們過去的「不幸福」生活也值得我們同情,但同時不應該是作為我們對北韓認知的唯一來源,要全面認識一個國家,不能只靠別人主觀的故事來判斷,脫北者亦然。 我們最幸福,最不幸福 讀完整本書後會發現在6個故事中,代表著不同的聲音,這亦是作者Barbara Demick在訪問過百位脫北者後,決定選用這6個故事的原因之一。有人看見外面的世界後,痛恨北韓及欺騙他們大半生的國家;但亦有即使丈夫和兒子因饑餓去世亦沒有想逃離北韓的宋太太,也有並非因生活或物質困難而離開的高層知識分子俊相等。這本北韓「入門書」,內容不像只是脫北者的自傳般主觀,而作為資深記者的Barbara Demick亦對受訪的脫北者的故事作某程度的求證,務求寫出與真相最接近的故事。 呼應文章開首,究竟什麼才是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或許我們聽到的所有故事都是真實,即使有些聽起來有多誇張,即使有些聽起來像政治宣傳,不論好的還是壞的,真實幸福仰或營造的快樂,都是「北韓」這個現象的一部分。
端「GLO Travel」我們最幸福:什麼才是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
《我們最幸福: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大概是目前最廣為人知的北韓書藉,內容主要圍繞6位脫北者的故事,脫北後感到被國家背叛的強烈對比才是書本的重點所在,「我們最幸福!」成為最諷刺的一句話。 近日著名脫北者朴妍美訪港,被問到對於到北韓旅遊有什麼看法時,她認為「遊客參觀的地方,都是北韓政府想展示於人前的國度,而非真實一面」。到底,甚麼才是北韓人民的「真實一面」?是看到的一定不真實,還是真實的一定是看不到? 北韓的窒息環境 書中的主角之一宋熙鍚,是名曾對金日成信仰堅定不移的支持者,她的丈夫長博是在咸鏡北道的廣播公司工作,負責審查外來的新聞,故此經常聽到那些未經審查的資訊。長博比誰都清楚南韓的經濟比北韓好,而他一次因說漏了嘴,受到國家控制的人民班調查。 「宋太太始終搞不清是哪個鄰居告密。她的丈夫所說的話很快被呈報到人民班,而人民班又上報到公安部。這個名稱讓人覺得不祥的部門,其實就是北韓的政治警察,擁有廣大的線民網絡。根據脫北者的說法,每五十人至少就有一人是線民…」 這本書最大價值,便是細緻地形容了北韓人如何生活在到處都是線眼的高壓生活環境。 北韓人並非對外面世界一無所知 在書中提到北韓不少城市,特別是東北部的咸鏡北道,擁有很多大型的市場活動,例如:銀行信用卡的使用、市場買賣等,與一般人認知的「共產主義」很不同。 「清津市其實跟北韓其他城市一樣,都偏離了黨的路線。到了二零零五年,清津的水南市場已經成爲北韓最大的市場,擁有的商品種類遠超過平壤。在這裏,你可以買到鳳梨、奇異果、柳橙、香蕉、德國啤酒與俄國伏特加,甚至能買到盜版的好萊塢電影DVD,不過一般的小販不會公開販賣這些東西。上面印着人道援助的成袋白米與玉米公然在市場上販售。」 上述的市場活動在北韓發展已多年,到北韓旅遊時亦能看到。而我們在北韓時碰到的人並非對外面世界一無所知,我們熟悉的導遊也會看奧斯卡電影《優獸大都會》(Zootopia),同學對外國人的到訪亦不感到驚訝,在圖書館也會找到哈利波特的藏書。曾經,我們到訪祖國解放戰爭勝利紀念館時,女講解員追問團內的一位教授歷史科的老師,問她怎樣向學生教授韓戰的歷史,是否像她剛才講解的版本(即南韓發動戰爭)一樣講解給學生聽。如果那位講解員認為她所認知、所講的就是歷史的唯一版本,她不會有這樣的問題、亦不會如此追問老師是否按北韓的版本教授學生。 雖然外國的資訊仍然受到很大的限制,但隨著金正恩上台後,有限度的開放政策增加了與中國、俄羅斯等貿易往來,亦增加了北韓人觀看外面世界的機會。 對北韓人生活的零碎認知 說到底我們最關心的或許不是國際關係、政治制度等這些過於認真的事,而是活生生的人:到底北韓人是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因此我們都對一些描述脫北者的故事與他們的自傳等書藉最感興趣,認為是最真實對北韓人生活的描述。然而,矛盾的是,這或許令我們對北韓的認知止於一個主觀和零碎的片段中。 在朴妍美訪港前,網上曾流傳一條短片綜合了朴妍美在不同場合的演講,前言不對後語,例如她父親到底是被她親手埋葬還是火化等,出現不同細節的矛盾;而另一脫北者書籍《逃出十四號勞改營》的作者申東赫亦坦言書中的故事有不實、誇大的內容。同時,亦有媒體指出著名的脫北者一場的講座收入不菲,甚至說得流利英語也會收貴一點,懷疑他們都會將自身的故事「戲劇化」,從而增加知名度及收入。 不論如何,脫北者的親身經歷雖具參考價值,他們過去的「不幸福」生活也值得我們同情,但同時不應該是作為我們對北韓認知的唯一來源,要全面認識一個國家,不能只靠別人主觀的故事來判斷,脫北者亦然。 我們最幸福,最不幸福 讀完整本書後會發現在6個故事中,代表著不同的聲音,這亦是作者Barbara Demick在訪問過百位脫北者後,決定選用這6個故事的原因之一。有人看見外面的世界後,痛恨北韓及欺騙他們大半生的國家;但亦有即使丈夫和兒子因饑餓去世亦沒有想逃離北韓的宋太太,也有並非因生活或物質困難而離開的高層知識分子俊相等。這本北韓「入門書」,內容不像只是脫北者的自傳般主觀,而作為資深記者的Barbara Demick亦對受訪的脫北者的故事作某程度的求證,務求寫出與真相最接近的故事。 呼應文章開首,究竟什麼才是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或許我們聽到的所有故事都是真實,即使有些聽起來有多誇張,即使有些聽起來像政治宣傳,不論好的還是壞的,真實幸福仰或營造的快樂,都是「北韓」這個現象的一部分。

端「GLO Travel」南北韓,一個朝鮮
要了解北韓人如何理解南韓,則先要由北韓如何描述韓戰開始。在北韓的祖國解放戰爭勝利紀念館中,有官方對整個戰爭的完整論述,包括美國的帝國主義者如何挑起戰爭、偉大領導人金日成如何帶領國家守住重要山頭、最後美軍如何投降求和的過程等。這個版本與南韓的戰爭紀念館的「另一版本」,亦即一般我們所認知的歷史,包括北韓突襲南韓、三天攻佔首爾、聯合國軍參戰、解放軍支援北韓、停戰談判等可謂截然不同。顯然,北韓的版本與史實相比太大,我們或會一笑置之;然而,歷史往往由勝利者書寫,從來都是政治的一部份。 戰爭的後遺症:歷史教育 不止韓國,戰爭遺留下來的問題以歷史教育最具爭議性,時至今日,不同大國之間仍然因為歷史教育的問題而存在分歧,甚至是形成國際衝突上的原因之一,在日本侵華期間發生的「南京大屠殺」便是很好的例子,今天日本某些教科書仍堅持是「南京事件」。另一個圍繞著中、日、韓三國的歷史的則是慰安婦問題。 沒有人知道在北韓的學生是否會有知道較接近史實的一天,但那一天到來之前,他們所學的便是「真相」,也就注定他們對美國人或日本人有種「與生俱來」的反感,雖然可悲,但不難理解;但即使他們有機會知道史實,也必定需要更多時間去推翻自己一直以來接收的硬道理,那將會拖統一進程的後腿。 南北韓分隔的38線: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大部份到訪過38線的人,不論南北,都會有一種矛盾的感受:就像是一條行人馬路的距離,但紅色的信號燈卻停了七十年之久。 「導遊,你想走過對面線嗎?」 北韓導遊總是笑著說道如何從其他遊客口中得知南韓的情況,繞過了話題。但不論是去南韓還是去外面世界,他們還是希望未來有機會走出自己的國家,一看這世界之大。有北韓導遊說雖然工作重覆性高,也會有沉悶的時侯,但最令她珍惜的是每次帶團時與外國旅客的交流,令她了解外面世界多一點。 諷刺的是,停戰多年的關係,非軍事區一帶已成為一個極具價值的自然生態保護區,目前能確定那裡住有極其罕見的丹頂鶴和白枕鶴,亦有東北虎、遠東豹和亞洲黑熊的蹤影。如果統一後,這個保護區或多或少都會受到影響。 北韓人:統一當然好! 我們在北韓與當地學生或其他職業的人談話時,問到兩韓應該統一嗎?他們總會口徑一致的回答:當然好!這是朝鮮民族的終極願望。北韓裡有一首流行歌(至少到北韓旅遊必定會聽過):「다시 만납시다 (Until We Meet Again)」,歌詞提到即使兩韓分隔多遠,生活各有不同,但仍然會有再次見面的一天。 南韓:雖支持統一,但卻不喜歡北韓? 然而,沒有經歷戰爭、分裂的南韓的年青人卻不是這樣想。根據南韓峨山政策研究院(The Asan Institute for Political Studies) 在2015年1月的最新研究顯示,超過80%的受訪者都支持統一,但當中年輕人的比例較低,同時他們大多不支持繳付額外的稅金予統一工作。 雖然大眾都認為統一是必然的事,但從Asan 在2017年3月的最新民調顯示,北韓一直是南韓人最不喜歡(least favourable)的國家,其次為日本。 資源來源:南韓峨山政策研究院的在2017年3月20日出版的民意調查 「Changing...
端「GLO Travel」南北韓,一個朝鮮
要了解北韓人如何理解南韓,則先要由北韓如何描述韓戰開始。在北韓的祖國解放戰爭勝利紀念館中,有官方對整個戰爭的完整論述,包括美國的帝國主義者如何挑起戰爭、偉大領導人金日成如何帶領國家守住重要山頭、最後美軍如何投降求和的過程等。這個版本與南韓的戰爭紀念館的「另一版本」,亦即一般我們所認知的歷史,包括北韓突襲南韓、三天攻佔首爾、聯合國軍參戰、解放軍支援北韓、停戰談判等可謂截然不同。顯然,北韓的版本與史實相比太大,我們或會一笑置之;然而,歷史往往由勝利者書寫,從來都是政治的一部份。 戰爭的後遺症:歷史教育 不止韓國,戰爭遺留下來的問題以歷史教育最具爭議性,時至今日,不同大國之間仍然因為歷史教育的問題而存在分歧,甚至是形成國際衝突上的原因之一,在日本侵華期間發生的「南京大屠殺」便是很好的例子,今天日本某些教科書仍堅持是「南京事件」。另一個圍繞著中、日、韓三國的歷史的則是慰安婦問題。 沒有人知道在北韓的學生是否會有知道較接近史實的一天,但那一天到來之前,他們所學的便是「真相」,也就注定他們對美國人或日本人有種「與生俱來」的反感,雖然可悲,但不難理解;但即使他們有機會知道史實,也必定需要更多時間去推翻自己一直以來接收的硬道理,那將會拖統一進程的後腿。 南北韓分隔的38線: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大部份到訪過38線的人,不論南北,都會有一種矛盾的感受:就像是一條行人馬路的距離,但紅色的信號燈卻停了七十年之久。 「導遊,你想走過對面線嗎?」 北韓導遊總是笑著說道如何從其他遊客口中得知南韓的情況,繞過了話題。但不論是去南韓還是去外面世界,他們還是希望未來有機會走出自己的國家,一看這世界之大。有北韓導遊說雖然工作重覆性高,也會有沉悶的時侯,但最令她珍惜的是每次帶團時與外國旅客的交流,令她了解外面世界多一點。 諷刺的是,停戰多年的關係,非軍事區一帶已成為一個極具價值的自然生態保護區,目前能確定那裡住有極其罕見的丹頂鶴和白枕鶴,亦有東北虎、遠東豹和亞洲黑熊的蹤影。如果統一後,這個保護區或多或少都會受到影響。 北韓人:統一當然好! 我們在北韓與當地學生或其他職業的人談話時,問到兩韓應該統一嗎?他們總會口徑一致的回答:當然好!這是朝鮮民族的終極願望。北韓裡有一首流行歌(至少到北韓旅遊必定會聽過):「다시 만납시다 (Until We Meet Again)」,歌詞提到即使兩韓分隔多遠,生活各有不同,但仍然會有再次見面的一天。 南韓:雖支持統一,但卻不喜歡北韓? 然而,沒有經歷戰爭、分裂的南韓的年青人卻不是這樣想。根據南韓峨山政策研究院(The Asan Institute for Political Studies) 在2015年1月的最新研究顯示,超過80%的受訪者都支持統一,但當中年輕人的比例較低,同時他們大多不支持繳付額外的稅金予統一工作。 雖然大眾都認為統一是必然的事,但從Asan 在2017年3月的最新民調顯示,北韓一直是南韓人最不喜歡(least favourable)的國家,其次為日本。 資源來源:南韓峨山政策研究院的在2017年3月20日出版的民意調查 「Changing...

端「GLO Travel」打破探訪北韓的迷思,遵守原則感受在地北韓風情
說到北韓旅遊,禁忌好像比行程景點多,但原來很多都只是「過氣禁忌」或謠言。到底到北韓旅遊有甚麼具體的規則要遵守?而到訪者又應抱著一個怎樣的心態去北韓旅遊?其實,只要你不是美國公民,而又遵守當地規則,到北韓旅遊是安全的。 攜帶物品的限制 所有旅客準備帶去北韓的行李時,首要注意的規則-不要帶任何有關北韓、南韓政治的書籍,特別是封面或內容含有金氏領導人的書籍。隨著北韓逐漸放寬旅客攜帶電子儀器,現時旅客都可以帶手機、平板電腦、單眼相機等入境,北韓的軍官亦會在入境時檢查旅客的電子產品內的內容會否含有對他們領導人或國家負面的東西。因此攜帶任何有關美國、日本等的產品,並不會有所影響,除非是到達香堆莊嚴的地方,才需要特別注意。 拍照的守則 曾經北韓確實不允許攜帶手機入境,但自2013年開始已經可以自由攜帶手機(包括三星、LG等南韓品牌 )、相機、電腦等都是允許帶入境的。但在過關的時候,北韓海關會檢查手機與電腦中的資料,特別是相簿內的照片,亦會檢查是否具有GPS定位裝置功能。而且在行程中,導遊亦會提供拍照指引,主要有四點須要注意的地方:第一,照片不能裁剪領導人的任何一部份,需要拍攝全身而且不能擺出過份輕挑的動作,例如不得在北韓領導人銅像前舉起勝利手勢;第二,不能拍攝軍人或軍事檢查站;第三,不要隨便近距離拍攝北韓平民,除非得到他們的許可,因他們始終對外國人較陌生,這種行為對他們而言可能會感到冒犯;第四,不要拍攝一些導遊會認為是有損北韓形象的照片,例如很殘舊的建築物、工程地盤,或者在乘火車時經過的窮鄉僻壤等。遇見北韓導遊後,他們都會事先說明以上四個對拍照的要求。 不應擅自離隊或闖進禁區 私下行動是一個十分危險的行為, 第一,北韓當地人大多不懂外語,溝通會造成問題,而且在晚上也會更懷疑外國人;第二,即使在晚上,北韓軍官也會巡邏街頭,在路上私自行走,或會惹人查問;第三,亦是關鍵一點,如被發現遊客在晚上逃出了酒店或行程中擅自離開導遊的陪同的話,導遊或會被責備。 宗教的限制 雖然北韓憲法上,人民是享有宗教自由的,然而實際上任何散播宗教的行為都是不允許的,故此遊客不得攜帶任何傳經頌道的印刷本,如聖經、可蘭經等到北韓,亦不能與當地人傳道。然而,遊客並不需要隱瞞其自身的宗教信仰,亦可以進行所需的宗教活動,例如伊斯蘭教徒遊客仍然可以在北韓祈禱。至於可否不對金氏領導人鞠躬行禮,鞠躬亦不等於認同這個極權統治的思想,到訪者絕對有自由去選擇,參加者導遊等亦會充分理解。 正確選擇旅行社 對於北韓這種必須跟隨旅行團到訪的地方,可靠的旅遊資訊不多,網上資訊五花八門,而且很多都只是個人經驗和意見,甚至只是一些估計,並不能作準,因此確保旅客到訪北韓時有充足的事前準備、提點注意事項是十分重要的,旅行社亦有責任提供可靠的資訊予旅客,讓他們有充足的心理準備和概念到底在北韓那數天會是一個怎樣的環境,例如沒有互聯網、電話訊號等。同時,負責任的定義也關乎旅行社本身宣傳北韓旅行團的手法、用語,甚至是隨團的領隊所採取的定位和態度。 遵守規範的旅行社,能夠帶領旅客更貼近北韓的日常生活,例如:一般情況下,外地遊客是不能兌換當地的朝鮮幣的,只能使用外幣,如人民幣、美金或歐元等。但在一般旅行團無法到達的光復地區百貨公司,不但能體驗當地購物,同時亦是收集朝鮮幣的好機會;北韓旅遊的原則是盡量將外地人與當地人隔開,因此一般旅行團會以遊覽車作為大部份接送,甚少帶旅客體驗當地交通工具。但平壤地鐵作為北韓重要的建設,實際搭乘平壤地鐵,甚至是平壤電車,才能讓旅客親身感受平民交通工具,窺探遊客甚少到訪的社區。 心態調整 雖然北韓是一個神秘的國家,但到訪的人都不應抱著「獵奇、探險」的心態-覺得要逃出某地方、避開導遊視線、偷運照片等才算是「真正了解北韓」。基本上每一個去北韓的旅客都抱著一個預設,於北韓所見所聞都是安排好,要避免「被洗腦」。北韓造假的傳聞的確甚囂塵上,然而,這並不代表我們所看的無一真實。事實上,我們窺探的北韓,大部份都是當地人日常真實生活。拋開假設,才有真正了解當地生活的機會。
端「GLO Travel」打破探訪北韓的迷思,遵守原則感受在地北韓風情
說到北韓旅遊,禁忌好像比行程景點多,但原來很多都只是「過氣禁忌」或謠言。到底到北韓旅遊有甚麼具體的規則要遵守?而到訪者又應抱著一個怎樣的心態去北韓旅遊?其實,只要你不是美國公民,而又遵守當地規則,到北韓旅遊是安全的。 攜帶物品的限制 所有旅客準備帶去北韓的行李時,首要注意的規則-不要帶任何有關北韓、南韓政治的書籍,特別是封面或內容含有金氏領導人的書籍。隨著北韓逐漸放寬旅客攜帶電子儀器,現時旅客都可以帶手機、平板電腦、單眼相機等入境,北韓的軍官亦會在入境時檢查旅客的電子產品內的內容會否含有對他們領導人或國家負面的東西。因此攜帶任何有關美國、日本等的產品,並不會有所影響,除非是到達香堆莊嚴的地方,才需要特別注意。 拍照的守則 曾經北韓確實不允許攜帶手機入境,但自2013年開始已經可以自由攜帶手機(包括三星、LG等南韓品牌 )、相機、電腦等都是允許帶入境的。但在過關的時候,北韓海關會檢查手機與電腦中的資料,特別是相簿內的照片,亦會檢查是否具有GPS定位裝置功能。而且在行程中,導遊亦會提供拍照指引,主要有四點須要注意的地方:第一,照片不能裁剪領導人的任何一部份,需要拍攝全身而且不能擺出過份輕挑的動作,例如不得在北韓領導人銅像前舉起勝利手勢;第二,不能拍攝軍人或軍事檢查站;第三,不要隨便近距離拍攝北韓平民,除非得到他們的許可,因他們始終對外國人較陌生,這種行為對他們而言可能會感到冒犯;第四,不要拍攝一些導遊會認為是有損北韓形象的照片,例如很殘舊的建築物、工程地盤,或者在乘火車時經過的窮鄉僻壤等。遇見北韓導遊後,他們都會事先說明以上四個對拍照的要求。 不應擅自離隊或闖進禁區 私下行動是一個十分危險的行為, 第一,北韓當地人大多不懂外語,溝通會造成問題,而且在晚上也會更懷疑外國人;第二,即使在晚上,北韓軍官也會巡邏街頭,在路上私自行走,或會惹人查問;第三,亦是關鍵一點,如被發現遊客在晚上逃出了酒店或行程中擅自離開導遊的陪同的話,導遊或會被責備。 宗教的限制 雖然北韓憲法上,人民是享有宗教自由的,然而實際上任何散播宗教的行為都是不允許的,故此遊客不得攜帶任何傳經頌道的印刷本,如聖經、可蘭經等到北韓,亦不能與當地人傳道。然而,遊客並不需要隱瞞其自身的宗教信仰,亦可以進行所需的宗教活動,例如伊斯蘭教徒遊客仍然可以在北韓祈禱。至於可否不對金氏領導人鞠躬行禮,鞠躬亦不等於認同這個極權統治的思想,到訪者絕對有自由去選擇,參加者導遊等亦會充分理解。 正確選擇旅行社 對於北韓這種必須跟隨旅行團到訪的地方,可靠的旅遊資訊不多,網上資訊五花八門,而且很多都只是個人經驗和意見,甚至只是一些估計,並不能作準,因此確保旅客到訪北韓時有充足的事前準備、提點注意事項是十分重要的,旅行社亦有責任提供可靠的資訊予旅客,讓他們有充足的心理準備和概念到底在北韓那數天會是一個怎樣的環境,例如沒有互聯網、電話訊號等。同時,負責任的定義也關乎旅行社本身宣傳北韓旅行團的手法、用語,甚至是隨團的領隊所採取的定位和態度。 遵守規範的旅行社,能夠帶領旅客更貼近北韓的日常生活,例如:一般情況下,外地遊客是不能兌換當地的朝鮮幣的,只能使用外幣,如人民幣、美金或歐元等。但在一般旅行團無法到達的光復地區百貨公司,不但能體驗當地購物,同時亦是收集朝鮮幣的好機會;北韓旅遊的原則是盡量將外地人與當地人隔開,因此一般旅行團會以遊覽車作為大部份接送,甚少帶旅客體驗當地交通工具。但平壤地鐵作為北韓重要的建設,實際搭乘平壤地鐵,甚至是平壤電車,才能讓旅客親身感受平民交通工具,窺探遊客甚少到訪的社區。 心態調整 雖然北韓是一個神秘的國家,但到訪的人都不應抱著「獵奇、探險」的心態-覺得要逃出某地方、避開導遊視線、偷運照片等才算是「真正了解北韓」。基本上每一個去北韓的旅客都抱著一個預設,於北韓所見所聞都是安排好,要避免「被洗腦」。北韓造假的傳聞的確甚囂塵上,然而,這並不代表我們所看的無一真實。事實上,我們窺探的北韓,大部份都是當地人日常真實生活。拋開假設,才有真正了解當地生活的機會。

端「GLO Travel」馬拉松,一種另類閱覽北韓的方式
馬拉松的共同語言,在於一群跑手為馬拉松訓練的準備和耐力。也在於在馬拉松短則兩小時,長則數小時的過程中,林林總總的個人感悟。近年馬拉松也步向「全球化」,尤其是在對外開放活動不多的北韓,唯一的例外卻是平壤馬拉松,年度體育盛事每年都吸引逾千人來自世界各地人士參加。 一. 穿梭北韓的震撼體育館-逾萬人到場觀賞 舉辦平壤馬拉松的金日成體育館是專門舉辦北韓國內體育賽事的地方,而且更是國內足球聯賽的舉辦場地,因此在現場起跑和衝線,尤其能夠感受到北韓人的集體動員威力。 二. 盡攬平壤的街頭風光 由於平壤當局開放平壤市中心地段作為馬拉松賽場,因此參加者除了有機會走過平壤的名勝之外,還可穿梭於街頭角落,探索平時在媒體、新聞報導中看不見的街景風情。尤其在跑期間,可以看見在世上碩果僅存的社會主義建築,以及感受極闊落的街道設計,還有看見著名的北韓女警! 三. 接觸北韓人 有時人與人之間有著不同語言的隔閡,但最令人觸動的接觸便要數身體語言和當刻的感受。馬拉松正是以跑步作為一種共同語言,賽道沿路的補給站均有北韓人打氣,簡單的微笑、提供補給物資,或許是除了北韓導遊外,和北韓當地人最近的接觸。 平壤馬拉松或許是世界上少數可以接觸、觀察、如此多北韓人的場合——金日成體育場內的數萬觀眾、賽道沿路幾萬名北韓選手等,是一般到訪北韓時難以觀賞的場合。而旅遊的珍貴,從來不在於在遊客景點中盤旋,而是在於和了解當地人、文化,從而對國家有第一手的認知。這麼一來,馬拉松於了解北韓,似乎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黃金機會。 四. 受國際田徑聯合會 IAAF 認可 平壤馬拉松為國際田徑聯合會 IAAF 認可為銅級賽事,即使有些地方平壤馬的確沒有發達國家的馬拉松好,例如水站補給物資較少,廁所也不多等等,但總體而言,也是在平壤跑馬拉松的重要特色。 五. 與眾不同的馬拉松城市 近年興起一陣馬拉松熱,不少跑步迷都希望跑盡世界名城,「馬拉松式集郵」。北韓作為世上唯一的共產主義國家,城市景觀獨特,周圍都是蘇式建築,且沒有廣告牌,街道整潔,絕對是一個充滿特色的馬拉松城市。而且, 北韓是一個尚未完全開發的國家,平壤的空氣質素的確不錯,令平壤成為馬拉松集郵不可或缺的城市。
端「GLO Travel」馬拉松,一種另類閱覽北韓的方式
馬拉松的共同語言,在於一群跑手為馬拉松訓練的準備和耐力。也在於在馬拉松短則兩小時,長則數小時的過程中,林林總總的個人感悟。近年馬拉松也步向「全球化」,尤其是在對外開放活動不多的北韓,唯一的例外卻是平壤馬拉松,年度體育盛事每年都吸引逾千人來自世界各地人士參加。 一. 穿梭北韓的震撼體育館-逾萬人到場觀賞 舉辦平壤馬拉松的金日成體育館是專門舉辦北韓國內體育賽事的地方,而且更是國內足球聯賽的舉辦場地,因此在現場起跑和衝線,尤其能夠感受到北韓人的集體動員威力。 二. 盡攬平壤的街頭風光 由於平壤當局開放平壤市中心地段作為馬拉松賽場,因此參加者除了有機會走過平壤的名勝之外,還可穿梭於街頭角落,探索平時在媒體、新聞報導中看不見的街景風情。尤其在跑期間,可以看見在世上碩果僅存的社會主義建築,以及感受極闊落的街道設計,還有看見著名的北韓女警! 三. 接觸北韓人 有時人與人之間有著不同語言的隔閡,但最令人觸動的接觸便要數身體語言和當刻的感受。馬拉松正是以跑步作為一種共同語言,賽道沿路的補給站均有北韓人打氣,簡單的微笑、提供補給物資,或許是除了北韓導遊外,和北韓當地人最近的接觸。 平壤馬拉松或許是世界上少數可以接觸、觀察、如此多北韓人的場合——金日成體育場內的數萬觀眾、賽道沿路幾萬名北韓選手等,是一般到訪北韓時難以觀賞的場合。而旅遊的珍貴,從來不在於在遊客景點中盤旋,而是在於和了解當地人、文化,從而對國家有第一手的認知。這麼一來,馬拉松於了解北韓,似乎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黃金機會。 四. 受國際田徑聯合會 IAAF 認可 平壤馬拉松為國際田徑聯合會 IAAF 認可為銅級賽事,即使有些地方平壤馬的確沒有發達國家的馬拉松好,例如水站補給物資較少,廁所也不多等等,但總體而言,也是在平壤跑馬拉松的重要特色。 五. 與眾不同的馬拉松城市 近年興起一陣馬拉松熱,不少跑步迷都希望跑盡世界名城,「馬拉松式集郵」。北韓作為世上唯一的共產主義國家,城市景觀獨特,周圍都是蘇式建築,且沒有廣告牌,街道整潔,絕對是一個充滿特色的馬拉松城市。而且, 北韓是一個尚未完全開發的國家,平壤的空氣質素的確不錯,令平壤成為馬拉松集郵不可或缺的城市。

端「GLO Travel」北韓人的真實生活:印象中的北韓美女
每個國家人民的外表,多少也反映了那個國家的歷史和故事。從身高我們可猜出經濟富裕或糧食富足程度,從肢體動作能猜出從事的經濟活動等等。南北韓人雖然本來是同一民族,但自從1950年代韓戰爆發之後,兩國人民便分道揚鑣,而兩地朝鮮人的外表也漸漸不一樣。 「南男北女」的傳說 朝鮮半島有所謂「南男北女」的說法,即朝鮮半島南方的男生較英俊,北方則女生較漂亮。這個說法當然沒有科學驗證,但在北韓人中廣泛流傳,而且他們與訪客談論起南北韓時,由於對南韓的認識貧乏,通常會引用這個說法去證明自己認識「南韓」。 的確,在北韓的女接待員一般樣貌娟好,該是經過挑選, 而且給人感覺有為了繼續深化「南男北女」形象之意,且北韓的接待員便會主打「自然」,說北韓女生都不會整容,每位都天生麗質,弦外之音顯而易見。 除了接待員,在平壤市中心,也不難找到打扮時髦的朝鮮女性,都是皮膚白皙、身材高佻。 兩韓男生又如何比較? 至於南北韓的男生誰比較英俊,競爭則顯然沒有女生那麼激烈,但一般來說北韓男生都是皮膚黝黑,是經常在農田工作和參與室外政治動員有關。至於高度,則是南韓明顯優勝的,有調查顯示,15歲大的南韓男生比同齡北韓男生平均長高10cm。 「南女往北」的傳奇 「南男北女」固然只是刻板印象,但有一位「南女往北」的故事卻是值得一提。在1989年,平壤舉辦了一場「世界青年節」,邀請世界所有左傾青年組織到平壤參加慶典。南韓某左傾學生組織決定派出女學生林秀卿出席平壤典禮,南韓政府雖然阻止,但林還是出發往平壤。平壤政府見林出席,當然如獲至寶,可向世人宣揚「南韓年青人也來支持我們的領袖」,在那幾天,林不斷與北韓學生團體和公眾會面,並參與大巡遊;她宣揚和平、統一,甚至支持左翼政府的姿態在北韓人心中留下深刻印象。但遺留更大影響的,卻是她一夜之間扭轉了北韓人對南韓人的形象。此前,北韓人還以為南韓是煉獄,每天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但當他們看見林秀卿活潑、開朗的表現,甚至她的時髦衣著和不打稿的演講,對於生活一板一眼的北韓人來說都是極大衝擊 (及後不少北韓女生說希望穿著「林秀卿裙」),這些令北韓民眾開始懷疑南韓是否真的是如官方媒體所說的民不聊生,漸漸改變了對南韓的印象。 這個「南女往北」的故事雖然與「南男北女」這個關於外貌的刻板印象無關,但卻是朝鮮半島的一個重要故事。
端「GLO Travel」北韓人的真實生活:印象中的北韓美女
每個國家人民的外表,多少也反映了那個國家的歷史和故事。從身高我們可猜出經濟富裕或糧食富足程度,從肢體動作能猜出從事的經濟活動等等。南北韓人雖然本來是同一民族,但自從1950年代韓戰爆發之後,兩國人民便分道揚鑣,而兩地朝鮮人的外表也漸漸不一樣。 「南男北女」的傳說 朝鮮半島有所謂「南男北女」的說法,即朝鮮半島南方的男生較英俊,北方則女生較漂亮。這個說法當然沒有科學驗證,但在北韓人中廣泛流傳,而且他們與訪客談論起南北韓時,由於對南韓的認識貧乏,通常會引用這個說法去證明自己認識「南韓」。 的確,在北韓的女接待員一般樣貌娟好,該是經過挑選, 而且給人感覺有為了繼續深化「南男北女」形象之意,且北韓的接待員便會主打「自然」,說北韓女生都不會整容,每位都天生麗質,弦外之音顯而易見。 除了接待員,在平壤市中心,也不難找到打扮時髦的朝鮮女性,都是皮膚白皙、身材高佻。 兩韓男生又如何比較? 至於南北韓的男生誰比較英俊,競爭則顯然沒有女生那麼激烈,但一般來說北韓男生都是皮膚黝黑,是經常在農田工作和參與室外政治動員有關。至於高度,則是南韓明顯優勝的,有調查顯示,15歲大的南韓男生比同齡北韓男生平均長高10cm。 「南女往北」的傳奇 「南男北女」固然只是刻板印象,但有一位「南女往北」的故事卻是值得一提。在1989年,平壤舉辦了一場「世界青年節」,邀請世界所有左傾青年組織到平壤參加慶典。南韓某左傾學生組織決定派出女學生林秀卿出席平壤典禮,南韓政府雖然阻止,但林還是出發往平壤。平壤政府見林出席,當然如獲至寶,可向世人宣揚「南韓年青人也來支持我們的領袖」,在那幾天,林不斷與北韓學生團體和公眾會面,並參與大巡遊;她宣揚和平、統一,甚至支持左翼政府的姿態在北韓人心中留下深刻印象。但遺留更大影響的,卻是她一夜之間扭轉了北韓人對南韓人的形象。此前,北韓人還以為南韓是煉獄,每天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但當他們看見林秀卿活潑、開朗的表現,甚至她的時髦衣著和不打稿的演講,對於生活一板一眼的北韓人來說都是極大衝擊 (及後不少北韓女生說希望穿著「林秀卿裙」),這些令北韓民眾開始懷疑南韓是否真的是如官方媒體所說的民不聊生,漸漸改變了對南韓的印象。 這個「南女往北」的故事雖然與「南男北女」這個關於外貌的刻板印象無關,但卻是朝鮮半島的一個重要故事。

端「GLO Travel」北韓人的真實生活:平壤光復百貨
北韓一向給人的形象落後,共產主義運行之下應該鮮少有市場活動,想像中的北韓應該沒有太多經濟活動。雖然肯定已經不是從前那個完全封閉、人民只等國家配給的國家,但貨品排得林林總總的百貨公司,這些資本主義下的產物,卻真的很難相信和北韓拉得上關係。 在首都平壤,有一個名為「光復地區百貨公司」的大型綜合商店,外觀除了有韓文標記,還有中文字,非常顯眼。很難相信在北韓境內竟有如此龐大規模的百貨公司。 在這裡售賣的貨品包羅萬有,包括地下首層賣的LCD電視、洗衣機、食物、啤酒,以及二樓主打的服裝、文具等等。 令人意外的是,這裡有不少入口貨,主要經中國大陸進口,品牌有不少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包括在香港也能夠買到的李錦記醬油、立頓茶包、以及藍帶啤酒等(竟是標明「香港藍帶」)。在北韓能享受到和香港差不多的產品,實在打破了對北韓的印象。 比較有趣的是出於以往共產世界的聯繫,在百貨公司內也有古巴、俄羅斯、越南的入口零食和食品,而且其「熱狗」店也是用俄文標示的,可說是這個百貨公司一大特色。 格局和熟悉的美食廣場並無兩樣,而且人潮非常多,食物選擇也不少,在平壤其他地方能吃到的都有供應,連「朝式燒烤」也可即場購買。更可以在這裡用外幣換取當地朝鮮圜購物,大概每一百元人民幣可換到十萬圜,可以拿著朝鮮貨幣在這裡暢行無阻,也是喜出望外。 光復地區百貨公司成立於2012年1月,由中國公司飛海蒙信貿易有限公司與北韓大城貿易總商社合營,中方佔有6成半股份,是前領導人金正日拍板落實的項目,實踐其提出的「社會主義商業」。這也解釋了,為甚麼北韓履行社會主義,卻仍可以找到這樣蓬勃的商業活動。 北韓近年市場活動漸多,相信此類中朝合資的公司在未來會出現更多,繼續大開各位眼界。當然,有能力進入百貨公司購物的,在該國還不是多數,未來國民會否有更高購買力,也是觀察北韓經濟的重點。
端「GLO Travel」北韓人的真實生活:平壤光復百貨
北韓一向給人的形象落後,共產主義運行之下應該鮮少有市場活動,想像中的北韓應該沒有太多經濟活動。雖然肯定已經不是從前那個完全封閉、人民只等國家配給的國家,但貨品排得林林總總的百貨公司,這些資本主義下的產物,卻真的很難相信和北韓拉得上關係。 在首都平壤,有一個名為「光復地區百貨公司」的大型綜合商店,外觀除了有韓文標記,還有中文字,非常顯眼。很難相信在北韓境內竟有如此龐大規模的百貨公司。 在這裡售賣的貨品包羅萬有,包括地下首層賣的LCD電視、洗衣機、食物、啤酒,以及二樓主打的服裝、文具等等。 令人意外的是,這裡有不少入口貨,主要經中國大陸進口,品牌有不少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包括在香港也能夠買到的李錦記醬油、立頓茶包、以及藍帶啤酒等(竟是標明「香港藍帶」)。在北韓能享受到和香港差不多的產品,實在打破了對北韓的印象。 比較有趣的是出於以往共產世界的聯繫,在百貨公司內也有古巴、俄羅斯、越南的入口零食和食品,而且其「熱狗」店也是用俄文標示的,可說是這個百貨公司一大特色。 格局和熟悉的美食廣場並無兩樣,而且人潮非常多,食物選擇也不少,在平壤其他地方能吃到的都有供應,連「朝式燒烤」也可即場購買。更可以在這裡用外幣換取當地朝鮮圜購物,大概每一百元人民幣可換到十萬圜,可以拿著朝鮮貨幣在這裡暢行無阻,也是喜出望外。 光復地區百貨公司成立於2012年1月,由中國公司飛海蒙信貿易有限公司與北韓大城貿易總商社合營,中方佔有6成半股份,是前領導人金正日拍板落實的項目,實踐其提出的「社會主義商業」。這也解釋了,為甚麼北韓履行社會主義,卻仍可以找到這樣蓬勃的商業活動。 北韓近年市場活動漸多,相信此類中朝合資的公司在未來會出現更多,繼續大開各位眼界。當然,有能力進入百貨公司購物的,在該國還不是多數,未來國民會否有更高購買力,也是觀察北韓經濟的重點。